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文化动态 - 正文

浙江90家公共图书馆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发布时间:2013-11-20 00:00 来源:椒江图书馆 阅读次数:1831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全国2230个图书馆达到三级以上图书馆标准,浙江省有90个,其中一级馆72个,二级馆15个,三级馆3个,上等级图书馆数量占全省图书馆总数的91.84%。与2009年第四次评估定级相比,我省上等级图书馆数量增加13.92%,一级馆数量增加53.19%,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办馆条件进一步改善。经费投入逐年提升。2009年,全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为38761万元,到2012年增长到69686.3万元,年均增长26.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至2012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平均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与2009年相比,全省图书馆总面积增加14万平方米,县级图书馆平均面积增加1500平方米。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有计算机8918台,比2009年增加1366台。 
    二是业务建设更加扎实。馆藏文献增多。2012年,全省各馆入藏文献5344.3万册(件),总藏量比2009年增加1792.6万册(件)。文献类型更加丰富。馆藏文献由偏重纸质文献,转变为视听文献、数字资源、盲文文献、缩微制品等多种文献形式并重的格局。数字资源建设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有视听文献170余万件、电子图书805余万种。基本服务不断夯实。所有正常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实现场地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开放。同时,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新增自助式借还书等服务项目,不断提升读者服务工作水平。2012年,全省图书馆流通总人次4572万,外借文献3840万册次。读者活动丰富多彩,讲座、展览日趋专题化、系列化、品牌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不断深化,通过专题剪报、信息摘编、文献提供等多种方式,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特殊群体服务取得新进展,针对残障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分层、分类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提高。 
    三是管理服务机制和方式不断创新。全省涌现出嘉兴市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湖州市图书馆“农民工文化之家”、绍兴电视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儿童知识银行”等特色品牌和案例,其中嘉兴市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文化部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四是重点文化工程有序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深入实施,已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共建成共享工程市、支中心81个,基层服务点4488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764个。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古籍保护工作突出。建立了古籍保护经费补助机制,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已累计投入1104.6万元。建立全省珍贵古籍分级保护体系、普查规范管理机制及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改善古籍保护环境,全省超过73%的古籍处于良好的保存保管条件之下,古籍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浙江文化信息网   作者:浙江图书